close

 2009-01-Marseille-01    

大教堂以146公尺的長度而成為十九世紀最長的教堂建築。18521893年間羅馬拜占庭風格建造。教堂周圍直至港口的荒涼地帶是歐洲地中海城市建設計畫的一部分,並將在今後的20年內進行徹底的改造。

攝影:Marc Cecchetti / Fotolia

 

馬賽 (Marseille): 忙著梳妝的灰姑娘

   就在15年前,這座法國第二大城市還一無是處——最糟的是它的名聲:馬賽 (Marseille)是骯髒和犯罪、腐敗和糟糕的交通政策的代名詞。在此期間,這個一直以來的輸家終於也嘗到了勝利的滋味:就業機會的增長,大型新建項目的不斷湧現,馬賽 (Marseille)被選為2013年的歐洲文化首都。盡管如此,馬賽 (Marseille)人依然謙恭:不斷增長的遊客人數和如火如荼的建築活動也無法在一夜間掃除這座城市的社會問題。


 2009-01-Marseille-02    

馬賽 (Marseille)的發源地:老港一個天然的、約300公尺長的港池,早在古希臘時代就是航海者在法國南部的聚集地。如今,只有帆船遊艇和電動遊艇在這裏停靠。                                  

攝影: Roland Rouget / Fotolia

 

  如果說整個法國是一座城市,那麼現代規劃者一定感到高興,這塊土地是如此清晰地按照功能進行了劃分。巴黎是法國的行政管理區,羅訥山谷是工業區,蔚藍海岸是海濱林蔭道。那麼馬賽 (Marseille)呢?它是一個雙生體:既是一條沒有遊客的海濱林蔭道,又是一座具有南歐風情的工業城。馬賽 (Marseille)擁有地中海西部最大的港口,但是在其城區也有風景如畫的漁村,比如埃斯塔克,當時就曾出現在保羅塞尚和喬治布拉克的繪畫中。但是,沒有人來這裏游泳:早已佔領蔚藍海岸的大眾旅遊對馬賽 (Marseille)不屑一顧,但又沒法對其置之不理:作為法國少有的幾座大城市之一,馬賽 (Marseille)沒有環城公路。三條高速公路以這裏為終點,並把車流引入市中心,這裏常常有交通堵塞的危險。最早要到2011年,當RocadeL2專案中該市東北面一條35公里長的環城大街的最後一段完工時,這種現象才會有所改觀。

 

馬賽 (Marseille),2013年的文化首都

  馬賽 (Marseille)確實在變。甚至有跡象表明:遊客對它的關注程度在提高:在過去的幾年裏,市內遊客人數增長了30倍。賓館床位也在增加。馬賽 (Marseille)不久前甚至有了一個三星級餐館(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餐館的名字叫小尼斯)。儘管如今乘坐高速列車到巴黎只需三小時,國際會議旅遊的人潮還是避開了這座城市。目前,馬賽 (Marseille)更多是把目標對準了喜愛文化的遊客:2013年,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地區的這個首府將與斯洛伐克的科希策共用歐洲文化首都的頭銜。市長Jean-ClaudeGaudin表明,在此之前,還有許多的挑戰要需要克服:相對的貧窮、貧乏的夜生活、公共交通的管理難度、欠缺的國際魅力和特定範圍以外的影響力的缺乏是我們在未來幾年必須面對的挑戰。這些是法國第二大城市市長極其謙遜的話語。但是馬賽 (Marseille)人知道,本地政策不應僅僅是一個城市的行銷。該市在獲得文化首都的稱號之前很久,就籌畫了一個野心勃勃的、分為五個部分、名為歐洲地中海的城市改造項目,計畫改建碼頭和海濱林蔭道,此外還有一個市內住宅改造的大型計畫,將工廠改建為辦公樓和電視演播室,並建立新的文化設施。著名建築設計師包ZahaHadidMassimiliano FuksasJeanNouvelRudy Ricciotti將通過其新建築來為馬賽 (Marseille)添色。看來,馬賽 (Marseille)計劃要重拾昔日的輝煌。

 

2009-01-Marseille-03      

1664年建成的聖尼古拉斯堡位於老港、聖維克多修道院和法羅宮之間的一個峭壁上。據說,這座大城堡曾經鞏固了在當地居民中臭名昭著的路易十四在馬賽 (Marseille)的統治。                

攝影:Yannick Saint-Andre / Fotolia

 

愛和貿易之城

空格在大多數歐洲城市的建城傳奇中,常常涉及戰火的紛爭。而馬賽 (Marseille)則並非如此,根據傳說,它是為愛而建的。早在西元前七世紀,來自Phokaa (如今土耳其的福加) 的希臘海上商人來到法國的南部海岸,與那裏的利古裏亞部落從事貿易活動。最受歡迎的、首先是該地區出產的鋅,一種生產青銅必不可少的材料。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臘人建立了第一個固定的貿易港,命名為Massalia。根據傳說,希臘商人的頭領Protis愛上了利古裏亞親王的女兒,這片領地是她的父親送給他的嫁妝,後來在這片土地上形成了馬賽 (Marseille)。

空格後來,Massalia發展成為地中海西部最大和最富有的希臘城市,並由於其位於橫穿羅納山谷的商路終點的地理位置而受益。這個曾經屬於希臘的殖民地開始建立自己的殖民地——直到伊特拉斯坎人和迦太基人在西元前547前阿拉利亞屠殺中停止其擴張。

空格定居在馬賽 (Marseille)的希臘人為其近鄰,高盧部落,帶來了文字和葡萄種植等成果。不過,希臘人的據點在許多方面都是國內的一個異類。戰火紛爭此起彼伏,比如西元前125年左右,Massalia不得不求助於羅馬帝國的軍隊來抵擋高盧部落的進攻。後來,羅馬人佔領了法國南部的大部分其餘地區,並在那裏建立了納爾榜南西斯行政區(ProvinciaNarbonensis)Massalia本身暫時保持獨立並在西元前49年由凱撒大帝在羅馬內戰期間劃歸為羅馬帝國。

 

2009-01-Marseille-04    

岩石叢生的卡蘭奎斯海灣的另一個馬賽 (Marseille)景象主要位於城北。它早已吸引過印象派和早期現代主義畫家來到這裏。不過如今充斥著海濱地帶的還是大眾遊客。

攝影:Immo Schiller / Fotolia

 

2009-01-Marseille-05     

1575年馬賽 (Marseille)的城市地圖 

圖片: Wikipedia

 

 2009-01-Marseille-06    

在馬賽 (Marseille)的海灣,港口入口旁,伊夫城堡聳立於一座岩石島上。1845年,這座作為城堡設計,但主要用作監獄的建築物由於大仲馬的小說《基督山伯爵》而名揚四海。

攝影:Sylvie Peruzzi / Fotolia

 

一個城市,一首歌:革命者的馬賽 (Marseille)

  與馬賽 (Marseille)在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重要性相比,那個時代所留給它的東西已經所剩無幾。不過,在奧古斯都皇帝的統治下,出現了一次真正的建築熱潮:古希臘人的阿格拉集市廣場得到重建,新建了一座大劇院和新的浴場。在古希臘羅馬時代後期,馬賽 (Marseille)成為基督教的一個早期的中心:聖維克多修道院如今的地下室建於西元300年,是法國最古老的基督教禮拜堂,修道院本身則是西歐最古老的修道院之一。但如今在市貌中唱主角的卻不是它們——而主要是港口的防禦工事(十七世紀)以及大教堂和賈爾德聖母院,兩者均在十九世紀中葉才建造。暴動和破壞——以及由此產生的不斷重建的迫切需要——曾在馬賽 (Marseille)的歷史中較長時期內是常數。該市的居民多次起義反抗當地的大主教後,教皇洪諾留三世於1218年頒佈禁令,將其居民逐出教會。直至十五世紀,馬賽 (Marseille)在政治和經濟上都獨立於法國的其他地區。法國大革命期間,馬賽 (Marseille)毫不猶豫地支持雅各賓派。不過,當時最著名的法國戰鬥歌曲《馬賽 (Marseille)曲》雖然以這座地中海濱的城市命名,卻有些受之不恭:這首音樂作品實際上是魯熱··利爾,一位駐紮在阿爾薩斯的軍官譜曲的《萊茵軍戰歌》。但是,500名向革命的巴黎進發的馬賽 (Marseille)人如此熱情激昂地唱著這首歌,以至於後來人們只知道它的新名字,這首歌在1795年被宣佈為法國國歌。

 

馬賽 (Marseille)對水的雙重依賴

空格十九世紀,早已從它位於老港的歷史悠久的心臟地帶向外發展的馬賽 (Marseille)和許多法國城市一樣,也經歷了一次城市改造計畫:寬闊的林蔭道因為豪斯曼的精神而出現,首當其衝的是共和街和麻田街,它們和巴黎的香榭麗舍一樣至今仍是馬賽 (Marseille)的代名詞。其他三個大刀闊斧的基礎設施專案留下了它們的痕跡:1834年,市議會在發生旱災和霍亂疫情一年後決定,挖一條新的運河來供應飲用水。三十年後,馬賽 (Marseille)的這條運河完工:87公里長,它使來自迪朗斯河的一部分的水在馬賽 (Marseille)前改道,這條位於阿維尼翁的河流入羅納河。1848年,鐵路終於進城:開始時火車一直開到阿維尼翁,然後從1854年開始通到里昂。1857年,皇家線巴黎-馬賽 (Marseille)終於完工。不過,這座城市迄今為止最快的人口增長——1866年的30萬居民到1926年的65萬居民——則要感謝一個距離遙遠的百年項目:蘇伊士運河。它在1869年的通航使馬賽 (Marseille)港不僅可用於地中海貿易,還可作為到南亞和東南亞船運的起點。直至深入到二十世紀,馬賽 (Marseille)仍然依賴著這條海上航線:由於蘇伊士運河在七十年代臨時關閉,馬賽 (Marseille)港一度陷入嚴重的危機。它滯後地出現了一次顯著的人口下降:1975年和1990年之間,馬賽 (Marseille)失去了10多萬居民,幾乎相當於其人口的八分之一。

 

2009-01-Marseille-07    1

1853年到1864年間,在一座堡壘的基牆上,建起了朝聖交通賈爾德聖母院。這座羅馬拜占庭風格的長方形教堂以圓形屋頂、多彩牆、馬賽 (Marseille)克和金飾為特點。廣場是觀賞馬賽 (Marseille)景色的最佳位置。

攝影:Jerome Combes / Fotolia

 

一座社會極端的城市

空格馬賽 (Marseille)至今仍是法國通向北非的大門——也是法國的一塊北非:20萬居民,四分之一的人口為穆斯林信仰。另一方面,該市作為排外的國民陣線的家鄉得到了不太好的名聲。該黨的一再當選首先可追溯到馬賽 (Marseille)的高犯罪率,這種局面可能要由薩科齊2007年贏得的總統大選才能打破。

 

 2009-01-Marseille-08   

16711679年,建築設計師和雕刻家Pierre Puget建造了濟貧所Vieille Charite。大樓朝外構成了一個封閉的單元,朝內通向一個直角的大院,其中矗立著一座同樣由Puget以巴羅克風格設計的小教堂,這座小教堂在1707年建成。

攝影:馬賽 (Marseille)旅遊局和議會

 

   為了對抗該市的社會壓力,當時的市長Robert Vigouroux1990年就已成立了馬賽 (Marseille)希望專案。這個聯盟將不同的宗教社區的代表聚集在一起,進行討論——當然不是關於信仰,而是關於社會政策的問題。這些年來,這個組織成為了該市的一個重要的和普遍認可的風險調解機構。當2005年左右,汽車在巴黎郊區被焚燒,馬賽 (Marseille)並沒有出現類似的騷亂。我們是否可以從中看到一個信號?,建築設計師Christian dePortzamparc對此問道。馬賽 (Marseille)在這一點上並不比其他有荒廢的工人居住區的城市來得好。但是我感覺到一種非常強烈的個性和一種多元的文化。最重要的,無疑是一種明確的歸屬感。

空格與此同時,馬賽 (Marseille)的一個持續的事實就是社會和經濟的分離:居民的平均收入在2001年的一次調查中還不到巴黎人平均所得的一半。同城市的分配不均也非常極端:在十六個區中最窮的第三區,平均收入只有第八區的三分之一。一般低收入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和北部城區,而居民中的富裕階層則更多生活在該市的東部和南部。

 

 2009-01-Marseille-09        

柯布西耶的五個居住機器之首,於1952年在馬賽 (Marseille)落成。

在這座住宅樓中,這位建築設計師綜合了日常生活的各種功能,例如,一家洗衣店、一所幼稚園、一個露天劇場以及一個體育館,從而創造了可以像一個小城市一樣運轉的住宅樓。

攝影:馬賽 (Marseille)旅遊局和議會

 

歐洲地中海——改建計畫和創造就業機會

空格從漢堡到熱那亞,從巴賽隆納到利物浦,如今歐洲的港口城市都有了新的定義。他們的口號是靠水而居、文化工業和金融服務,而不是筒倉、幹船塢和倉庫。馬賽 (Marseille)也早已是這種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國際社會也沒有對此進行大量的廢除。1995年,歐洲地中海項目應運而生。它的主要資料為:470公頃總面積,18,000個以上新的就業機會,5,000多套新的或改建的住房以及兩條新的有軌電車線路。有五個重點措施:在港口旁的地中海之城,在2.7公里長的海濱地帶上,除了新的海濱林蔭道外,還將建設一座新的會議中心和MUCEM(歐洲和地中海文明博物館)。在東側的若列特住宅區中,過去的碼頭已經進行了改造;此外,這裏到2012年前,將會新增300,000平方公尺的辦公面積。在一條重要的居住和購物街共和街上,規劃了60,000平方公尺的商鋪面積並將修繕5,000套住房。五月美人”——一個過去的煙草工業的所在地,已經改造成為法國電視和多媒體行業最重要的中心之一。聖查理斯住宅區位於同名的高速列車車站周圍,未來將成為火車、公交、地鐵和汽車交通的一個現代樞紐。歐洲地中海地區的就業機會的數量已經在1995年和2006年間上升了三分之一以上,房地產價格達到了歷史記錄水準,並首次與銀行城里昂的房價持平。

空格令人擔憂的是,這種開發會將許多比較貧窮的居民逼到城市的邊緣”——馬賽 (Marseille)此前本可避免這種開發。這裏還可放上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師設計的幾個燈塔項目:Zaha Hadid在港口建造了世界最大的海運公司之一,達飛輪船的辦公大廈,Jean Nouvel在地中海之城另外建造了一幢辦公樓和兩幢住宅樓。Stefano Boeri規劃了地中海地區中心,港口旁的一個文化和會議中心,Massimiliano Fuksas負責為歐洲地中海中心繪圖,這是多家酒店和一家多廳影院的組合,至少預先公佈的電腦三維圖像讓人想起Jorn Utzon設計的悉尼歌劇院。同時,其結構的耐久性要小得多:它應由一個用透明膜撐起的鋼支架組成。

 

 2009-01-Marseille-10      

不久的將來,馬賽 (Marseille)港將會是這番模樣:巡洋艦的數量已經翻了幾番;Zaha Hadid設計的達飛輪船大廈即將完工。此外,Jean Nouvel設計的辦公和住宅大廈以及Massimiliano Fuksas設計的一個酒店中中心也在規劃中。

攝影:歐洲地中海/constructa/De Paule

 

MUCEM

        Rudy RicciottiMUCEM設計的新建築似乎在致力於馬賽 (Marseille)的場所精神。這個博物館建於老港入口旁的聖讓堡下的海濱林蔭道旁。Ricciotti沒有在城市結構中增添又一座高樓大廈,而是設計了一個僅19公尺高的立方體,其內部要多看兩眼才能看出究竟。博物館的核心形成了一個52 x 52公尺大小的正方形,帶有多個展廳和一個報告廳。它通過室外的一個用特殊混凝土製成的、象樹一樣有分叉的支撐結構進行支撐。周圍是一個約10公尺寬的帶坡道的通道區,一直通到博物館的屋頂,並在那裏與聖讓堡方向的一座人行橋交匯。博物館的透明外殼由與支撐結構相同的混凝土製成的穿孔的、塵灰色”(Rudy Ricciotti)板材組成。通道區日夜都有咸咸的海風飄過;Rudy Ricciotti稱,在遊客進入展廳前,它應向他們傳遞一種徹底不同於博物館的空間體驗。

空格2004年對MUCEM的建築設計競標可謂短兵相接:國際建築設計界的明星,如Zaha HadidSteven HollRem Koolhaas/OMARudyRicciotti後緊緊追趕。

空格不過馬賽 (Marseille)市長Jean-Claude Gaudin解釋了,評委會為何選擇一個本土建築設計師的保守設計:在馬賽 (Marseille)的這個位置,不可能建造一座悉尼歌劇院或如今在有些城市可以看到的那種大雞蛋。這裏的居民不想要那麼前衛的東西。

 

2009-01-Marseille-12         

馬賽 (Marseille)未來會是這副景象:歐洲地中海區的鳥瞰圖。

圖片: “歐洲地中海

 

2009-01-Marseille-13     

1946年開始,埃斯塔克劃歸馬賽 (Marseille)管轄。不過,這裏的居民並不諱言,他們想要在馬賽 (Marseille)人中獨樹一幟,並強調其獨立性。

攝影:Immo Schiller / Fotolia

這個位於馬賽 (Marseille)城外不到30分鐘路程的昔日小漁村首先以其藝術家而著稱。埃斯塔克是現代繪畫的搖籃:塞尚和布拉克、德蘭、杜飛、馬爾凱、弗裏茨、麥克、雷諾瓦、吉古和蒙蒂切利曾住在這裏或至少拜訪過這個真正意義上的繪畫村。如今在這裏來回走走,還能看到曾給畫家們帶來靈感的地方,聽它講述這些藝術作品的歷史。

 

 

2009-01-Marseille-15    

昔日的一家煙草廠經過重建的地帶成為了一個文化場所,如今被稱為La Friche藝術村,為馬賽 (Marseille)贏得了美名。

攝影Laurent Chappuis / Friche de la Belle de Mai 

Le Friche藝術村

這個港口地區的改造和再利用是城市建設計畫歐洲地中海的一部分。廣義上還包括火車站附近昔日的煙草廠,文化中心Le Friche藝術村就建於此。各種膚色的藝術家在這裏可以找到展覽、音樂、戲劇和工藝美術的場所。為此各種各樣的媒體企業,如多媒體中心,與電影局國家視聽研究所聯手。

 

 

 2009-01-Marseille-14    

凱旋門的雕塑和浮雕表現了弗勒呂斯、太陽城和奧斯特里茲的屠殺場面。                        

攝影:Blue Moon / FotoliaL’Estaque

凱旋門

馬賽 (Marseille)人曾為他們的凱旋門盼望了很久。雖然這個紀念碑早在1784年就已有初步行動,卻直到1825年才奠基。等到它完工,已經過去了十二年的時間,1837年這座將近18公尺高的建築物才開放。由於凱旋門的所在位置曾聳立著普羅旺斯省的埃克斯市的城門,在民間它也叫做埃克斯之門。在馬賽 (Marseille)的市貌中,這座建築物如今已經不再具有重大意義了。

 

 2009-01-Marseille-16    

Velodrome球場如今可容納60,000名觀眾,成為法國第二大的體育場。

攝影:Dominique Pipet 

Vélodrome球場 

由於世界盃足球賽的緣故,1938年出現了法國第一座混凝土建造的體育場。它得名於著名的自行車賽場:直到1984年,這個賽場被一條自行車賽道所包圍。它最後的剩餘部分在1984年的第二次改建時消失。Vélodrome球場是醜聞纏身的馬賽 (Marseille)足球俱樂部的所在地,其支持者被認為是法國最狂熱的。不過他們最後一次獲得冠軍已經是17年前的事了。

 

 

 2009-01-Marseille-17    

Pharo宮在改造為一所醫學院時時,兩側的翼樓進行了加蓋,從而改變了原來的比例。

攝影:Yannick Saint-Andre / Fotolia 

Pharo

1852年,路易拿破崙表示,希望能擁有一座靠海的帝王宮殿。就在同一年,建築設計師Hector MartinLefuel開始著手設計這座宮殿。路易拿破崙雖然宣佈自己為拿破崙三世,卻從未遷入。他死後,他的夫人奧日妮繼承了這座皇宮,將其擴建並改為一所醫學院。如今這座建築用作遊客眾多的國會中心。

 

 

 2009-01-Marseille-19    

十八世紀末,該修道院解散,其建築物此後被用作堆放乾草的倉庫和監獄。六十年代中期,該市對修道院進行了修繕。

攝影:Office du Tourisme et des Congres de Marseille 

Saint-Victor修道院

從藝術史的角度看,馬賽 (Marseille)最重要的建築當屬估計建於五世紀的Saint-Victor修道院。根據傳說,它位於基督教烈士維克多馬賽 (Marseille)的墳墓上方,他曾拒絕向羅馬教的神靈獻祭,經過無數的折磨後被處死。八百多年來,這裏住著本篤會的修士。他們的修道院被認為是西歐最古老的寺院,曾是法國南部的天主教中心。

 

 2009-01-Marseille-18    

狹窄的小巷、陡峭的臺階:籃子區散發出地中海地區港口城市典型的魅力,甚至連它過去陰暗的名聲也被一掃而光。

攝影:Roland Latour

籃子區

籃子區  位於構成了一座小山上,這些小山構成了最初的馬賽 (Marseille)。這個區經過許多世紀也幾乎未曾改變。老的基牆上不斷地新建。19431月,德國軍隊對該區造成了大面積的破壞,因為他們懷疑抵抗力量的核心在彎彎曲曲的小巷和房屋中。籃子區由於其居民千差萬別的文化背景而被認為是馬賽 (Marseille)最活躍和多彩的區。

 

 2009-01-Marseille-20    

新的有軌電車線路將把汽車排擠出去,讓曾經車水馬龍的街道重歸寧靜,並讓這條大道更 加適合居住。

攝影:Office du Tourisme et des Congres de Marseille

La Canebière 

馬賽 (Marseille)最著名的華麗街道是L aCanebiere街,它從老港一直延伸到Saint-Vincent-de-Paul教堂,兩邊是十八和十九世紀的華麗建築。它的名稱來自canebe一詞,意即大麻,至少這條1公里長的大街的下面的部分都是從事麻的交易和加工的。七十年代中期,隨著交通的繁榮,La Canebiere街曾經的輝煌逐漸褪去。重現這種輝煌是市政府宣揚的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