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01-Ljubljana-01   

冬季的燈光海洋:耶誕節前夕,普列舍仁廣場的法蘭西斯教堂籠罩在一片夢幻般的藍色中。該廣場位於盧比安納 (Ljubljana)河拐彎處,是根據斯洛文尼亞最著名的詩人普列舍仁命名的。  

攝影:D.Wedam / visitljubljana.si                     

 

盧比安納 (Ljubljana):介於傳統榮耀和現代化狂熱之間

   盧比安納 (Ljubljana),阿爾卑斯山脈南端的這座寧靜的大城市,在過去的九十年間經歷了一個非常多產的建築藝術孤立期:如Joze PlecnikEdvard Ravnikar等斯洛文尼亞建築師在幾乎不受外界影響的情況下打造著其城市形象。從1991年斯洛文尼亞獨立以來,建築業在這座首都重新出現了充滿活力的景象。在過去幾年,建築工程規模明顯增大,並更趨商業化,倍受稱讚的本國建築師的影響力開始消褪。


  2009-01-Ljubljana-02  

在盧比安納 (Ljubljana)河拐彎處和布爾格山之間是老城,這裏包括市政大廳、大教堂和大主教宮。照片的下側可以辨認出Joze Plecnik 設計的三重橋。它們是這位斯洛文尼亞最偉大的建築師對河岸進行的改造的一部分。                   攝影:P. Hieng / visitljubljana.si

 

 

  建築界有聖人嗎?問題聽上去偏頗,卻有著真實的背景:人們在2008年春得知,萊巴赫大主教主管機構開始了為斯洛文尼亞建築師JožePlecnik授福的程式。向一位偉大的(並且篤信天主教的)建築師致敬的做法是否得當,引起了人們的爭論。Jože Plecnik為其家鄉盧比安納 (Ljubljana)所做的貢獻,是他之前或之後的幾乎任何建築師都無法做到的,這一點幾乎是毋庸置疑的。他建造了橋樑、教堂和紀念碑,重新設計了盧比安納 (Ljubljana)河岸、設置了林蔭道和公園並獻給他的家鄉一個市場、一座圖書館和一座公墓。因此,Plecnik顯然不是歐洲摩登時代的先鋒,更像是一個折衷主義者和獨行者,同時受到了他的老師Otto Wagner以及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和義大利的巴羅克建築的影響。

 

既不是西歐,又不是東歐而是斯洛文尼亞

  Plecnik的建築是多樣性的,並排斥教條主義的態度恰好符合了盧布林雅那的特殊個性。盧比安納 (Ljubljana)人不喜歡被貼上標籤或者被分門別類,他們把自己看成是這座城市的居民,既不是東歐,也不是中歐,當然也不屬於巴爾幹半島Robin McKelvie在關於盧比安納 (Ljubljana)的一本導遊書中寫道。在盧比安納 (Ljubljana),這座有著27萬以上居民、一目了然的都城,許多人和許多建築風格留下了足跡:古代的羅馬人、中世紀的斯拉夫人、法蘭克人、巴伐利亞人和哈布斯堡皇朝,文藝復興時期和巴羅克時期的義大利人,最後又是哈布斯堡皇室(以及和他們一起的維也納分離派建築師)。隨著1918年南斯拉夫的成立,奧地利和德語在盧比安納 (Ljubljana)的影響開始逐漸衰弱,這座城市成為了斯拉夫人的精神中心。這還表現在一年後設立大學以及已經提到過的Jože Plecnik的大項目,如果不是許多規劃因為三十年代的世界經濟危機而告吹,他的項目的影響力一定會給人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1991625,盧比安納 (Ljubljana)最終宣佈成為斯洛文尼亞獨立主權國家的首都,並在斯洛文尼亞人與南斯拉夫人民軍進行了為期十天的戰爭之後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斯洛文尼亞從此成為了歐洲原來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模範生,使該國2007年引入了歐元。不過,盧比安納 (Ljubljana)人對此並未顯得欣喜若狂。斯洛文尼亞人有一種普遍的觀點是,斯洛文尼亞在加入歐盟以前的經濟就很繁榮,沒有人知道,最終什麼會占上風:究竟是統一貨幣的優點還是布魯塞爾官僚作風的缺點。

 

2009-01-Ljubljana-03    

有柏油路的威尼斯?Jože Plecnik設計的Tromostovje(三重橋)的藍本無疑來自義大利。這座新建築在1931年取代了一座從中世紀開始作為中歐和巴爾幹半島的主要交通紐帶的木橋。 

攝影:D. Wedam / visitljubljana.si

 

龍之城和修道院

  盧比安納 (Ljubljana)的建城傳奇一直可追溯到希臘英雄傳說的時代。裏面的主角是盧比安納 (Ljubljana)龍和希臘英雄伊阿松,據說他在逃避科爾喀斯的埃厄忒斯王時被殺死。這只巨獸的圖案至今仍可在市徽、市政大廳以及盧比安納 (Ljubljana)河上以其命名的龍橋上見到。而歷史上完全有據可查的是羅馬居住區Emona(Colonia Aemona Iulia tribu Claudia),西元14年建立於如今的市區,後來又被毀壞,遠早中世紀開始形成的盧比安納 (Ljubljana)。七世紀,斯拉夫人在如今的斯洛文尼亞地區建立了一座自己的城市Carinthia,但很快又落入巴伐利亞公爵的統治。連如今的盧比安納 (Ljubljana)也是巴伐利亞人建立的。1335年,這座城市和公爵的領地一起落入哈布斯堡皇室的手中,1461年,它升為主教府。盧比安納 (Ljubljana)在其歷史中經歷了兩次大地震,使市容發生了重大變化。第一次地震發生於1511年,將文藝復興引入該市,1895年的第二次地震則帶來了青春藝術風格。即使從精神角度看,十六世紀也是一個變革的時代。萊巴赫這座城市當時在哈普斯堡皇室統治下的名字有數十年時間一度成為新教的中心。Primož Trubar,這位斯洛文尼亞的馬丁·路德在這個時期用斯洛文尼亞語出版了第一批印刷書籍。新教在篤信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國的這段插曲持續的時間並不長。1597年,隨著耶穌會信徒的到來,在盧比安納 (Ljubljana)開始了反宗教改革,剛剛邁入的十七世紀對於這座城市來說成為了一個修道院的世紀。除了耶穌會信徒,奥古斯丁會修士、方濟各會會士、貧窮修女會修女和赤腳教信徒把他們的修道院建在當初的這座城市裏或旁邊。最後的大修道院建築群由Ursulinen派從1702年開始建造的。

 

 2009-01-Ljubljana-04    

Jože Plecnik設計的市場(1940–44)是老城靠河的界線。它的真實年齡,和Plecnik的許多建築一樣,也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的。長長的、圓頂市場被兩個敞開的涼廊斷開。   

攝影:B. Jakše & S. Jeršic / visitljubljana.si

 

 2009-01-Ljubljana-05   

盧比安納 (Ljubljana)的市徽動物,龍,在老城中隨處可見。

 

 2009-01-Ljubljana-06    

1708-14年建造的神學院的圖書館是Carlo Martinuzzi的作品。它是該市首家公共開放的圖書館。

攝影:visitljubljana.si

 

 2009-01-Ljubljana-07   

Andrea Palladio的影響在老城的Mestni trg(城市廣場)Gregor Macek設計的盧比安納 (Ljubljana)市政大廳(1717-19年改造)上可見一斑。

攝影:D. Gale / visitljubljana.si

 

  如今,大多數這些巴羅克風格的修道院已經和Jože Plecnik設計的國家圖書館所在地的巴羅克風格Auersberg宮一樣不存在了。十八世紀,城市的平面圖只發生了很少的變化,與外牆正好相反:許多老城的建築在這個時間被改造成巴羅克風格或重新建造,首當其衝的是中世紀大教堂,從1701年開始讓位給一位羅馬的巴羅克建築師Andrea Pozzo設計的一座新建築。然後是1708–14年神學院的建造,它帶有盧比安納 (Ljubljana)首家公共開發的圖書館,1717–19年則是市政大廳的修繕。越來越多的平民和貴族也決定,對其巴羅克風格的房屋進行改造,從而使老城形成了一種顯著的統一面貌。平民和貴族在改造時首先想到的是羅馬的藍本。不過,盧比安納 (Ljubljana)的巴羅克風格卻更接近威尼斯的樣子。從十八世紀中葉開始,維也納和格拉茨的影響才逐漸開始排擠掉威尼斯這個榜樣。盧比安納 (Ljubljana)在最近的二十五年中以兩個大型基礎設施項目邁出了進入現代的決定性一步:從1773年開始,在耶穌會信徒Gabriel Gruber的領導下,建造了同名的運河,將常常洪水氾濫的盧比安納 (Ljubljana)河的一部分水引到Burgberg周圍。在十八世紀八十年代,最終決定對城牆進行改造。最後通過這一步,郊區得以和老城直接連接,防禦工事被填上,並在其位置設置新的街道。1782年修道院的廢止讓更多大型的建築群得以解放,或被推倒,或用於一個新的用途。

 

地動山搖─盧比安納 (Ljubljana)換新顏

  巴羅克風格的遺產對盧比安納 (Ljubljana)的影響至今不容小覷,即使當1895年復活節期間,第二次大地震毀掉了該市的眾多地方。必需的重建給盧比安納 (Ljubljana)帶來了一個現代的基礎設施(1898年該市有了電力街道照明,1901年有了電車軌道,1961年又停止運行)以及維也納分離派的眾多新的代表建築。其中包括1901年的龍橋,歐洲最早的鋼筋混凝土橋梁之一,還有Miklošie街以及Prešernovtrg(普列舍仁廣場)旁眾多的銀行和百貨公司。隨著Friedrich Siegmund設計的Haus Urbane,這種當時非常現代的百貨大樓類型進入該市。這座大樓以維也納、巴黎和柏林相應的建築為榜樣,至今仍保存完好。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斯洛文尼亞的建築師們也與國際的摩登時代保持著距離。於是,盧比安納 (Ljubljana)新成立的建築系的主要教師,Ivan Vurnik(1884–1971)Jože Plecnik(1872–1957)創造了介於民族浪漫主義(Vurnik)和文藝復興、巴羅克和斯洛文尼亞民間建築的非常個人的建築。Peter Kreeie在一本導遊書中對Plecnik設計的盧比安納 (Ljubljana)這樣寫道:Plecnik的設計精巧、風趣,有時甚至帶點色情的意味——換句話說,是顛覆性的。他使用它們來顛覆建築設計史中的經典次序及其既有的涵義,從而讓它們對所有城市居民來說都很平易近人。Plecnik在盧比安納 (Ljubljana)大學贏得聲譽時,正好受捷克斯洛伐克總統馬薩裏克的委託對布拉格Hradschin城堡進行改造。要找到一座受某位元元建築師作品影響非常大的歐洲城市,不是件容易事:19251944年之間,也就是在不到20年後,Plecnik就讓他的家鄉城市有了一個地中海地區風格的新面貌。三重橋以其頂部帶有大球的人造石欄杆和個性的臺階清楚地表明瞭與威尼斯的相似之處;國家和大學圖書館用磚和方石組成的混合外牆,就像是義大利宮殿和工業倉庫的混合體。二戰後,在盧比安納 (Ljubljana)的Jože Plecnik幾乎沒有再接到訂單,除了他年事已高外,也有政治的原因;他的建築風格不再是現代南斯拉夫合適的表現手段,而他篤信的天主教同樣可能是貝爾格萊德的當權者的眼中釘。在Plecnik的足跡中,Edvard Ravnikar是一位曾拜師Plecnik學習並在Le Corbusier處工作的建築師,因此對兩位建築師在這個世紀中期的極端均有瞭解。盧比安納 (Ljubljana)應感謝Ravnikar的那些卓越的戰後建築:市中心西面共和國廣場(原來的:革命廣場)旁的兩棟大廈。它們是屬於現代的盧比安納 (Ljubljana)的,就像城堡山是屬於舊城的:一個始終可見的象徵萊巴赫大門的一次建築詮釋:萊巴赫大門是指自古以來為遊客組成了盧比安納 (Ljubljana)山穀的兩座山脈之間的缺口。

 

2009-01-Ljubljana-08     

建築民俗:Ivan Vurnik設計的合作貿易銀行(1921-22)Vurnik1919年受託在盧比安納 (Ljubljana)進行建築系的建造。

攝影:B.Cvetkovic / visitljubljana.si

 

   2009-01-Ljubljana-09  

Vladimir Šubic設計的十一層的Nebotienik(摩天大樓)1933年完工後曾短時間地成為中歐最高的大樓。

攝影:D.Wedam /visitljubljana.si

 

   2009-01-Ljubljana-10  

Plecnik設計的國家大學圖書館的混合外牆應受到了羅馬的文藝復興風格畫家Federico-Zuccari Pate設計的住宅的啟發。

攝影:D.Wedam / visitljubljana.si

 

   2009-01-Ljubljana-11  

節日序曲:一個有著32根黑色大理石柱的列柱大廳通向國家大學圖書館的閱覽室。

攝影:B.Jakše & S.Jeršic / visitljubljana.si

 

戰後時期:Edvard Ravnikar及其影響

  雖然Ravnikar的建築設計都有著不朽的意義,他仍不斷努力讓它們能有意義地融入城市結構。外牆對於他來說從來不只是一個抽象的、工業化生產的建築外殼,而是有著自己的結構和深度,承載著它們的生產工藝(大多是手工工藝)的痕跡。七十年代初,在一個許多同行沉迷于宇宙飛船般的塑膠夢幻時,他卻表示:只有不發達國家才有更多的建築設計。Ravnikar這裏當然不是炫耀南斯拉夫在西方社會眼中顯得落後的形象。然後:誰如果看到過Ravnikar設計的磚或天然石外牆,比如盧比安納 (Ljubljana)的現代畫廊,就能明白,Ravnikar在這裏指的是什麼建築藝術:當地手工工匠們用現有的材料創造的建築物。

   Matevž Eelik在他的書《斯洛文尼亞的新建築設計》中將當代斯洛文尼亞建築設計分為三個流派:第一個流派以民族社會主義時期在盧比安納 (Ljubljana)大學師從Edvard Ravnikar的建築設計師為代表。他們在風格上傾向於現代派,努力自行控制一個專案的整個形成過程,從方案草圖到詳細規劃到執行。第二類由九十年代才開始嶄露頭角的建築師組成。他們的建築設計以雕塑般的外形、更顯眼的色彩和偶爾帶有實驗色彩的材料運用見長。第三類則介於兩者之間:他們強調每個建築的個性,但又努力讓其與城市環境融為一體,城市環境在斯洛文尼亞大多意味著:現代城市規劃。

  在盧比安納 (Ljubljana),近期最受矚目的第二個流派,如Ofis ArhitektiBevk Perovie ArhitektiSadar Vuga Arhitekti事務所。Jure SadarBoštjan Vuga為位於盧比安納 (Ljubljana)的新的工業和貿易商會所做的規劃(1996–99)同時意味著斯洛文尼亞建築設計新的一代的上場:這是兩位首次在1991年斯洛文尼亞獨立後才完成大學學業的建築師贏得一個重要的公共建築競標的成功。其建築設計與Plecnik的學生Ravnikar及其接班人有著顯著的區別:人們在這裏看不到入口、棱角等神聖的元素,而只看到根據現代商業的需要量身定制的空間計畫的複雜結構TomažBrate 這樣描述貿易商會。

  在Ofis Arhitekti事務所的住宅設計中也可以看到類似的對色彩和形狀的自由和意味深長的把玩。私人住宅的建造在民族社會主義時期就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從八十年代初開始,在盧比安納 (Ljubljana)的邊緣就出現了大片的單戶住宅區,通常檔次不高。九十年代,幾乎所有公共住宅都迅速並數倍於傾銷價私有化。投資者開始出現,住宅也開始以較高的價格檔次進行建造。市郊出現了新的居住區,還有原來的工業區,如盧比安納 (Ljubljana)的Poljane區,這裏在九十年代初由於一家屠宰場的關閉而出現大面積的空地。

 關於住違章建築者和文物保護者

  在社會主義後的年代,位於Metelkova區的原來的哈布斯堡皇室的兵營成為了該市翻天覆地的改造中的一個焦點。這裏離火車總站僅幾步之遙,從1993年開始形成了一個住違章建築者和其他享樂主義者組成的生氣勃勃的社區。市政當局則視他們為眼中釘,但是拆毀房屋的計劃在住戶的抵制下未能成功。如今,Celica青年旅舍等在該區一座原來的軍事監獄中落戶。建築設計師Janko RožieIra Zorko對牆體進行了修繕、給建築漆上了鮮豔的色彩,並添加了玻璃老虎窗和一個冬景花園。有著獨立隔間的室內結構保持不變,還有窗格和屋角曾經被挖土機挖出的一個孔也都原封不動保留。只是用了一塊玻璃封上。

  像Metelkova這樣的大舉拆房放在現在不太可能發生,儘管這種情況早已沒有可能了。在老百姓(和本地政策)中,似乎有一種其他國家也很普遍的看法:二戰前的歷史性建築通常具有保護價值,而哪怕是高級的戰後建築也是無法成為文物的。並非所有人對於這種情況感到同樣滿意。德國《時代》週報曾引述Sadar Vuga Arhitekti事務所Boštjan Vuga的話:如今,斯洛文尼亞重新成了文物。人人有份,皆大歡喜。衝突似乎出現在盧比安納 (Ljubljana)的維護者以及那些認為1991年後開始的城市改造遠未結束的人之間。歸根結底,是為了西歐和中歐許多城市自二戰以來不斷爆發的同樣矛盾。這同樣也是一個明顯的標誌,表明盧比安納 (Ljubljana)如今終於加入了西方陣營

 

  2009-01-Ljubljana-12   

該市北部的Zale公墓是三十年代初新建的。Jože Plecnik給這裏配上了一座具有紀念意義的入口建築, 公墓分佈著的許多入殮廳。

攝影:B. Jakes / visitljubljana.si

 

   2009-01-Ljubljana-13  

不乏幽默的細節:國家和大學圖書館的門把手。

攝影:D. Silpa / visitljubljana.si

 

   2009-01-Ljubljana-14  

新一代建築設計標誌建築:1996年,Sadar Vuga Arhitekti贏得了市區北面新的工業和貿易商會的競標。建築師們把其設計比喻成一個大型商場。各個功能區相互堆疊在一起。                   

攝影:Hisao Suzuki

 

2009-01-Ljubljana-15   

Ofis Arhitekti事務以住宅建築而著稱。僅用了18個月時間,就根據他們的設計建起這座擁有650套公寓的住宅,每平方公尺價格僅500歐元。                                   

攝影:Tomaž Gregoric

 

   2009-01-Ljubljana-16  

這座獻給聖尼古拉斯的大教堂聳立於Jože Plecnik改造的市場的另一端。

攝影:S.Rancov / visitjubljana.si 

大教堂

  耶穌會建築師Andrea Pozzo設計的Sv. Nikolaj大教堂(1701-06)與相鄰的總主教宮和神學院構成了該市最重要的巴羅克風格建築群。Pozzo用他的新建築取代了老的、核心為羅馬風格的大教堂。白藍配色的內部裝潢以及Giulio Quaglio的屋頂壁畫起初受到了威尼斯的典範的影響,但在十九世紀的修繕中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2009-01-Ljubljana-17    

從盧比安納 (Ljubljana)到阿爾卑斯山只有約4050公里。有時在晴朗的日子裏,仿佛峰巒就在該市的城堡山后聳立。

影:D. Wedam / visitjubljana.si 

盧比安納 (Ljubljana)城堡 

  盧比安納 (Ljubljana)城堡莊嚴地矗立在老城上方,遠遠就可望見。早在凱爾特人和伊利亞人時代,這裏就有一個防禦工事。這座中世紀的城堡一直可追溯到九世紀,但是直到1144年才首次有提及。它如今的樣子始於1511年地震後和十七世紀初。兩個婚禮大廳、瞭望台和小教堂開放供參觀,而其餘房間則用於舉辦活動。

 

 

2009-01-Ljubljana-18  

兩件獨特的建築設計作品:Edvard Ravnikar設計的Trg republike(共和國廣場)旁的大廈矗立在Ursulinen派教堂後。

攝影:E. Kaše / visitjubljana.si

Ursulinen派教堂

  這座教堂(1718-26)有著半方柱和一個顛倒的仿佛船龍骨的山牆尖三角面,堪稱盧比安納 (Ljubljana)的巴洛克風格中最獨特的外形設計之一。巨大的主壇是Francesco dellaRobba的傑作。教堂旁Ursulinen派當年的高級文科中學是JožePlecnik的作品(1939–41年,如今這裏是Plecnik高級文科中學)。它的拱形窗和巨大的閣樓橫線腳讓人想起一座羅馬風格的宮殿。

 

 2009-20  

閱覽室的大窗成了圖書館巨大的立方體中的一個點綴——又能讓人辨認出這是Jože Plecnik的作品。

攝影:B.Jakše / visitjubljana.si

國家大學圖書館

  1895年的地震中被毀壞的Auersperg皇宮(1660-62)的原來位置上,Jože Plecnik1936-41年建起了新的國家大學圖書館。這座建築為古典的四翼結構,其內庭被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樓梯門廳佔據。南翼包括橫跨多層的閱覽室,這裏從門把手、傢俱一直到大吊燈,幾乎所有細節都出自Plecnik的手筆。

 

2009-21   

Plecnik輕型結構的作品:聖米高教堂在泥濘的土質基礎上挖掘出了一些結構上的驚人之處。

攝影:Pilich / visitjubljana.si 

萊巴赫沼澤的聖米高教堂 

聖米高教堂對於Jože Plecnik非同尋常,因為他在這裏必須採用輕質建築方式:支撐力小的地面無法完全採用石材結構。因此,尖塔與主樓分隔,只有它的四個腳柱砌了牆。中間的空間用木板填上。在教堂中心,用混凝土包覆的管道(!)製成的繪有圖畫的柱子與金銀絲的木柱彼此交替。

 

 

 2009-22  

外部簡潔,內部寬敞:現代畫廊是Edvard Ravnikar的一件主要作品。

攝影:visitjubljana.si  

現代畫廊

這座簡潔的灰色建築有一個大頂架,是Edvard Ravnikar最重要的作品之一(1907–1993)。它位於盧比安納 (Ljubljana)最大的公園Tivoli的入口旁。畫廊擁有二十世紀斯洛文尼亞藝術的豐富藏品,此外,這裏還是國際圖形雙年展的舉辦地,該展覽是該類形式最悠久的活動。目前,該建築進行全面修繕;預計將在2009年年中重新開放。

 

 2009-01-Ljubljana-23    

鞋匠橋也是Jože Plecnik的作品。改造前,它的一排排商店很像佛羅倫斯的韋奇奧橋兩側。

攝影:E. Kaše / visitjubljana.si 

Krakovo城區 

一座城市之中的村莊——是這個分割成小塊的城區給人的第一印象。Krakovo曾經屬於十字軍騎士團,主要由漁民居住,因此這裏沒有較大的農莊。如今,Krakovo主要以其女性小花園主著稱,她們在城市的市場中出售她們的蔬菜。Dekleva Gregoric Arhitekti最近通過XXS House表明,在這種環境下也能實現卓越的當代建築藝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